神经,此刻这根神经就要崩了。
就在怒火中烧的时候,渊盖苏文听到了一个消息,城中两个将领的打起来了。
阴谋的种子在高句丽王城中传开,甚至还在一处将军府中发现了唐军送来的财物。
第二天城中就发生了一场内乱,渊盖苏文为了平息内乱,只好重新安排兵事安排,杀了其中一个,城中只留下一个将领,如此才能平定内乱。
只不过渊盖苏文这么做恰恰就中了唐军的下怀,被杀的那位乃是渊盖苏文的得力干将,而那位留在城中主张防卫的正是那位酒肉朋友而已。
他因为是渊盖苏文的挚友,这次在王城内总揽兵权。
温挺的队伍从三千甲士又增加两千高句丽乡民,用来布置善后与粮草运输。
这些高句丽在军中可以吃这么好的粮食,他们宁可不要工钱,也愿意留在军中。
张大安本想着再从辽东调集一些粮草过来,没想到这一次辽东还送来了十余个铁盘子。
身侧护卫的壮汉,刚刚从辽东对岸渡江来到这里,他见四下无人,看大安还在观察着这个铁盒子,“这个是骊山送给大安兄弟的,县侯还有一份书信。”
张大安看着书信中的内容,这确实是兄长的笔迹,信中写了这种火器的使用方法。
“兄长怎么会知道高句丽会在这个时候发生兵变。”
再仔细一想,张大安注意到这壮汉的神色,又道:“我明白了,不是兄长料事于先,而是这东西就一直藏在辽东,连我都一直瞒着,时机到了才能交给我?”
那壮汉又道:“此信在下从未拆开看过。”
张大安颔首看着竹筒,从竹筒的封蜡上来看,确实没有被打开过,看这纸张上的内容也是用礼部的密信方式所写,一般人看不懂信上的内容。
张大安只好对照着礼部的译本,才能看懂信上说的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