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成,而且老工厂多是木制,已用三年,简单的木制结构容易磨损,需要时常替换部件用着也麻烦,就像是一个老人家,已不堪重负了。”
皇帝走到远处,一眼看尽七座正在新建设的工坊,这都是于社稷有利的建设!
李世民的眼神火热,这就是张阳费尽心力,养出来的成果,这些成果都将是朕的。
朕早晚要将这些全部收为己用。
朕的大唐要富强。
从神情上掩藏住对这里的火热觊觎之心,李世民板着脸与上官仪嘱咐,“好好建设此地,若此地有失不仅仅是张阳会问罪你们,朕也会问罪你们。”
“喏。”
骊山要抓紧建设,张阳也忙着建自己的新家,应付朝中的事情,新家的建设进度耽误了许多。
白天在骊山上建房子,晚上便给媳妇写故事。
这便是张阳这些天以来的生活
李玥将聊斋的十数篇故事分成上下两册,让婶婶带到了印刷坊,印刷出来送入长安城。
聊斋的故事中处处带着讽刺,中原的读书人刻苦,他们半辈子都在读书,读了这么多的书,肯定也能看出其中的讽刺意味。
这便是蒲松龄的厉害之处,也是聊斋能够传世的原因,讲最荒诞的故事,写的是让人脊背冒汗的人心。
皇帝在骊山,有了好东西自然第一时间会送来,不论在哪里这个天可汗都充分使用他作为皇帝的特权。
李世民得到了印刷出来的第一册聊斋,他正仔细看着。
皇帝在骊山避暑,除了偶尔要应付国事,闲来看看聊斋也成了平时的消遣。
李世民在骊山避暑的日子很悠闲,他还能看着骊山的工厂一步步扩建心情很美丽。
但看着眼前这册聊斋荒诞的故事,李世民怎么都笑不出来,“以他的年纪,他的阅历,怎么能写出这等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