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都还是席地而坐。
中书省也是如此。
就是席地而坐时间久了腰背很累,没有椅子舒服。
房玄龄拿出一份奏章,“这是本次科举的具体细则,在去年的形势上,我们多改进了一番。”
张阳也接过一份仔细看着。
李世民又道:“很好,希望此次科举可以改善朝中用人的窘迫情况。”
“咳咳咳……”
听到几声咳嗽,李世民看向张阳不耐烦道:“张侍郎是身体不舒服?”
张阳也是咳了咳嗓子,“我们的科举规矩不湖名的吗?”
“湖名?”
“对呀。”张阳解释道:“就是考生的名字和籍贯地方,都要挡住,对批阅的人来说这些考卷要在不知道答题之人的情况下进行。”
殿内陷入沉默。
李世民不动声色地看向房玄龄。
房玄龄沉默半晌,“臣带人连夜整理考卷,增加湖名处。”
张阳又道:“为何没有巡考的考官,如何防止作弊呢?”
古人对自己的名声还是很看重,尤其是考试这种事情。
可也防不住有些人不要脸。
张阳的话语声并不高,但确实直戳要害。
房玄龄闭目深吸一口气,“陛下,臣回去之后会安排人手改进。”
“除了每个考场有两三个监考的考官,还有增派各个考场走动巡查考官。”不自觉放低声音,张阳低声滴咕着,“万一有人被收买,岂不是……”
这些话语无不是一次次在读书人道德上碾过。
考试越是严格,越是看轻考生的品德,就连监考的人也是德高望重之辈,难道这些人还会被收买?
都是读得圣贤书,道德水平想必也很高。
以张阳的话语,好似考场上都是坏人,都要防贼一般地盯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