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件好的可以用纸,条件差的用廉价的竹简朝中也一样收。
现在骊山还没有将空白纸张拿出去卖,长安城的纸价依旧是老样子。
按照最初的打算,用夫君的话来说还没到图穷匕见之时,就靠这么点底子与三两项技术,骊山也还没到可以与世家对抗的程度。
饭后,李玥尝试用稀饭来喂孩子,不过她吃得很少,三两口之后便有些抗拒了。
杨婶低声道:“孩子还在长,不能着急。”
李玥只好先放下碗快。
最近媳妇总是涨的慌,夫妻俩回到房内给她按了好一会儿,这才舒服用心一些。
李玥看着自己的濡汁被夫君拿来泡脚,也是愣神好一会儿说不出话来。
她换上宽松的睡衣,羞愧难当地扶着额头,“要不倒了吧。”
张阳手里还拿着要批复的奏章,“倒了多可惜。”
说完话,他又加了一些热水。
两个小丫头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早早回到房间去做题了。
孩子正是换食的阶段,也只能慢慢让她适应。
李玥洗漱了一番,披着湿漉漉的头发,“我帮夫君一起整理。”
说完话她也在一旁坐下来,不顾湿漉漉的头发披散着拿来一卷奏章。
安静的家中,孩子偶尔还发出一两声笑,她的小手抓着小熊的耳朵。
杨婶看着夫妻俩并肩坐着,为了政事看来是要熬夜了。
一大摞的奏章没这么快可以批阅完。
她将油灯拔亮,抱起孩子耐心地哄她入睡。
李玥一手提着笔手里拿着奏章,皱眉看着,“夫君,嘉峪关的建设每月都会汇报朝中吗?”
“确实是这样。”张阳侧目看了一眼,这卷奏章写的就是骊山劳力安排的事宜。
李玥思量着,“可否用我们骊山那般分班分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