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我岳父是李世民 > 第四百一十三章 城前对峙

第四百一十三章 城前对峙(4 / 7)

今年骊山成家男子有六户,嫁娶与年龄无关,有关的只是世俗之见,娶一个二十岁的女子与十五的女子本就是一样的,相比之下我们骊山男子女子成婚,更在乎双方看法,不会强娶。”

说到这里,上官仪叹道:“当然今年来骊山入赘的也有三户,谁让我们骊山富裕呢。”

和上官仪交谈了许久,李世民对这个当初从弘文馆出走,来到骊山跟着张阳的人,把一个破落村子经营成如今这般。

张阳一个人肯定办不成这么多事,一定有人在帮助他。

现在李世民确认了上官仪的能力。

骊山富庶,以小见大,李世民也认识到骊山的这种做法只适合在这种小地方,小村子。

这要是放到地方的州府等大地方,不仅没有太大效果,也可能反受其害。

这种集体作业,按劳分配的方式倒也值得钻研。

七月,整个长安城都显得很沉闷。

宫里,李承乾执笔在一份份奏章上书写着,此刻的他汗流浃背,时不时要停下笔来擦去额头的汗水。

太监端着一碗凉茶而来,“太子殿下这是去暑的茶水。”

李承乾拿起茶碗一饮而尽,“这些已经批阅好的奏章拿去中书省。”

“喏。”

又是擦去汗水,李承乾喝着苦口的凉茶目光又看着一份奏章,这是洛阳发来的奏章,说是洛阳一带建设了一个新的楼阁,出入这处楼阁的人都是身份显贵的人。

而且地点就是父皇之前赐予青雀的一片藕地。

心中好奇,洛阳的官吏怎么会递交这种奏章,就算是李泰的地方出入显贵之人,只能说是青雀有结交权贵子弟之心?

这倒是没什么,只是年轻一辈的事情。

就算是这件事到了父皇面前,父皇也不会太在意。

更算不上是国事,李承乾书写让洛阳抓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