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苏轼骂蔡京的文章也会再次现世,光是想想他就觉得期待。
蔡京心中很是窝火,见宋徽宗一脸意动,赶忙出言反对道:“官家,苏轼当初不仅屡屡反对新法,还数次写文章辱骂朝廷宰辅。
若是将其平反,岂不人人效仿,借辱骂朝廷诸公而扬名?那朝廷颜面何在?朝廷法度何在?”
“蔡相之见未免太过偏激了吧?”
江辰一脸皮笑肉不笑道:“下官记得苏公虽然写了一些颇为犀利的文字,但目的却是要朝廷意识到新法中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并没有指名道姓。
所谓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蔡相何必代号入座,认为苏公骂的人是你呢?难道苏公所述之事,您真的都做过?”
“你……”
蔡京险些气炸了,谁不知道苏轼当年骂得最凶的人便是他,江辰明知故问之举,简直就是在赤裸裸地打他的脸。
宋徽宗见这一老一小又要吵起来了,哭笑不得的抬手阻止道:“好了,此事容后再以。守道,你也起来。”
“是。”
梁师成一边起身,一边禁不住怨怼的瞅了蔡京一眼。
唉——
蔡京郁闷的叹了一口气。
他并不想得罪如今已经取代了贾详、大权在握的梁师成。
可若是给苏轼平反,让苏门子弟‘解封’,那他的名声就别想要了,刚好又赶上朱勔的倒霉事,相位可能都要保不住。
所以,他别无选择。
……
待商议完毕,蔡京愁眉不展的走出了大殿。
谭禛见了,立时紧张起来:“蔡相,老奴之事如何了?官家可有恩典?”
“唉!”
蔡京摇头一叹,颇为落寞的走了。
谭禛瞬间满眼绝望,怨毒无比的盯着后面出来的江辰道:“江辰,你这个阴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