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思年与苏晏清相视一笑,有这一点就足够了。
翁老大人正襟危坐,朝着顾思年微微弯下腰肢:
“王爷,这半年老臣一路走一路看,拟了几条章程,想请王爷过目,看是否可行。”
“老大人请讲!”
“第一:兴修水利。
凉幽朔三州毕竟是当年太祖的起家之地,底子好,有许多沟渠河道都是早年间挖好的,只要派人疏通便好。
如今战事平息,可征调各地驻军辅之以部分民夫,疏浚三州河道,灌溉农田。
而且要注意,尽量在农闲时征召民夫,一来可以保证耕地,二来可以增加百姓收入。
第二:添丁垦荒。
添丁很好理解,就是吸纳流民入凉、鼓励百姓生育,人口多了北凉自然繁盛。但添丁一事急不得,是五年乃至十年、二十年的大计。
无丁就不能垦荒了吗?自然可以。
驻军,还是驻军,可动用驻军垦荒,无战事时能实现自给自足,驻军开垦荒田的部分可以归自家所有,这样也能提高将士们的积极性。
有了自己的地自己的家,自然更会为了家国而战。
第三:改粮通商,这也是老臣今日要重点讲的一点。”
“改粮通商?”
这个陌生的词汇让顾思年皱起了眉头:“何意?”
翁老大人缓步起身,看向地图:
“朔州的地形乃平原为主,土地肥沃,适合种植粮食,凉幽两地多山,许多地方并不适合种植庄稼。
但老夫在走访凉幽两地的深山乡野时发现,当地村民为了求生果腹,在山坡上开垦出了不少梯田。
诚然,这些百姓勤劳刻苦、让人敬佩。
但这种地形用来种粮食不仅辛苦,收成也远低于平原地带,一家人辛苦一年,只够勉强活着,无疑是得不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