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异曲同工,李治,你不觉得太巧了吗?”
李道玄凝望着他,不放过任何一丝细节。
李治登基后便有龙气护体,他心通无法灵验,但人的表情往往会出卖自己,刚刚那一瞬间,他在害怕。
“国师是在怀疑朕?”
李道玄淡淡道:“起初我并没有怀疑你,因为魏王之死或许真的只是个巧合,但当我对妖僧进行搜魂后,却发现了不对。”
“妖僧为了帮李承乾上位,本来是准备谋害魏王的,却还没动手,魏王自己便得病死了。”
“如果说,一次只是巧合,那么当长孙无忌也突然病死时,这一切可就解释不通了。”
搜魂之后,李道玄便因魏王之死而对李治产生了怀疑,来到长安后又听说了长孙无忌之死,便确定无疑。
李治和这一切绝对脱不了干系!
两次巧合,最大的获益人都是李治,一次让他不动声色地成了皇帝,一次则是让他顺理成章地收拢权利,树立威望。
“国师如此怀疑朕,朕也无话可说,既然如此,朕愿意主动退位,禅让于其他宗室,以证清白!”
他勇敢地直视着李道玄的目光,声音虽然有些颤抖,却还是说出了这句话。
李道玄的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打,仿佛第一次认识了这位李世民的小儿子,也对这位在历史中素有软弱无能之名的唐高宗,有了新的印象。
“先帝错了,他三个嫡子中,属你城府最深,手段最高明,了不起。”
李道玄望着他的眼神甚至有着一丝欣赏。
对方这是在以退为进,他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最大的依仗,不是皇权,而是李世民的遗嘱,是天下人心。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这位唐高宗,真是对《道德经》有很深的研究,别人都是用力,唯有他是用弱。
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