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晨自己本人则是轻骑从天井关南下进入河内郡,然后抵达了黄河以北的河阳县,这里距离孟津和平津渡口已经不足十里。
临近八月中秋,天高气爽,最近气温倒是降了一些,前段时间五六月的时候白天温度可能在三十度以上,现在北方开始刮起了风,白天还好,到了晚上气温下降,倒是能够感觉到一丝凉意。
河阳县以南远远的就能看到波澜壮阔的黄河,在黄河北岸的河阳渡口处,无数艘船只正来来往往地航行,岸边已是人声鼎沸,密密麻麻的人头像是一眼看不到头。
“丞相,骠骑将军来了。”
这个时候诸葛亮正在岸边指挥着人马调度。
他追不上司马懿跟骑兵没在身边有一定关系,但主要还是他的人马实在太臃肿。
司马懿为了北撤准备了很长一段时间,又是派人拦截沈晨,又是在黄河岸边搜集船只,一切准备就绪之后,才勉强撤回河内郡。
而诸葛亮军队十五万,加上辅兵、民夫,总人数得二十多万接近三十万,大军行军缓慢不说,到了黄河边还得造船,就算是他会法术,能迅速把船给造好,那也得渡河呀。
所以磨磨蹭蹭,将近一个月诸葛亮的主力部队才开始正式渡河,眼下正是半渡的时候。
听到身边马良说沈晨来了,诸葛亮连忙回过头去看。
就看到远处旷野上缓缓来了一队百余人的轻骑兵,他们并没有疾驰,而是慢慢地走,队伍打着旗号,上面有一个大大的“沈”字。
“晓卿来了。”
诸葛亮高兴不已,便让人推着四轮车往前面右侧的一个小山坡上去。
那小山坡其实也就三四米高度,还是个大缓坡,等了一会儿沈晨靠近过来之后,他才下了四轮车走过去。
沈晨也很快到了小山坡下,他翻身下马的功夫,诸葛亮就已经到了近前,二人互相对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