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烧乌巢的时候还有上万袁军被曹操打败。
由此可见光打这一仗,袁绍就带了十多万大军。然后青州、幽州、并州都需要人马来防守,因此袁绍的实力几乎是曹操的一倍以上。
沉晨也清楚自己在后方不时骚扰曹操,导致曹操正面压力会非常大。万一他扛不住压力,没有等到许攸,自己就先崩溃了,到时候他就得面临拥有整个河南河北的袁绍,压力会非常大。
….所以他就只能先把刘协抢在手,拥有大义名分之后,再联合刘表孙策刘章等人跟袁绍打。这其实也算是下策了,毕竟袁绍要是赢了官渡之战,膨胀的实力太过恐怖,就连几方一起联合起来,都不一定能打得过他。
“下策是什么?”
刘备抚须沉吟,中策都这么可怕了,下策还得了?
沉晨说道:“下策便是不攻打许都,静观其变,若袁曹分出胜负,必然会南下进攻刘表,公可依附刘表,先图荆南,再夺取益州为基业,三分天下。但凡天下有变,则两路进发,从益州和荆州共伐中原,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这就是隆中对。
为什么隆中对会是下策呢?
因为时局不同。
诸葛亮在做隆中对的时候,北方已定,曹操大势已成。
所以他只能为刘备铺路谋夺益州,三分天下。
而现在曹操和袁绍还未分出胜负,则有机可乘,操作空间也更大。
比如上策,让袁绍和曹操打得难解难分,刘备可以在南阳从容发展,北可图豫州,南可得荆州,还能防止孙权来搞事,也不会发生什么借荆州的纠纷。
中策就差很多,因为中策的前提是袁绍打赢了,曹操打输了,袁绍的实力太强,他们就只能带着刘协去南阳。
虽然看上去还是很弱小,但手里有刘协这个大义名分,他就能诏令刘表跟孙权联合起来,甚至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