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也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所以子柔也觉得我应该招降?”
刘表问道。
蒯良点点头道:“是的,招降他们,可让他们驻扎在宛城以守荆州门户。即便是他们发生叛乱,也危及不到襄阳。”
驻扎于宛城?
诸多从事治中互相对视,忽然觉得蒯良似乎说得也没错。
如果招降这股西凉军,让他们融入到荆州军内部来,肯定是不行的,万一发生内乱,危及的就是荆州中枢襄阳。
可要是让他们在宛城那就另当别论。
因为宛城的位置在南阳偏北,距离汝南更近,襄阳更远。
即便是西凉军发生叛乱,他们也必须要越过新野、湖阳、朝阳这三角防线,再进攻樊城,才能到襄阳城下。
那个时候荆州早就反应过来,派出大军镇压了,因此根本不用担心他们威胁荆州安全。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把他们安排在宛城,就可以做北部屏障。
河南等地的诸侯如果想来进攻襄阳,首先就得击破张济这股西凉军,才能够到荆州。
如此一来,损失得也不会是荆州军,还能够让荆州军做好充足准备。
这样一举两得的事情,似乎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子柔之言,甚有道理。”
“若是驻扎于南阳,那确实应该是无碍。”
“只要他们不来荆州就行。”
“明公,我附议。”
“我也附议。”
几个治中从事纷纷表示赞同。
其实除了蒯良说的把西凉军安置在宛城的建议很合理以外,更重要的是说这话的人是蒯良。
一直以来,刘表最倚重的就是蔡瑁、黄祖、蒯越、蒯良四人。
看这四人的地位就知道了,蔡瑁作为南郡太守,执掌南郡兵力,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