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极光之意 > 第四十九章 实用文物

第四十九章 实用文物(5 / 7)

,聂教授,这不是在和你探讨吗?”

“行,那我们就好好探讨探讨。”聂天勤也坐了下来。

“就说这万安桥吧,在这之前已经重建了三次对吧,每一次都是彻底焚毁再建的,对吧?”聂广义问。

“没错。”

“那么好了,我小时候看到的那座桥,顶多也就是1932年的产物,对吧?这就算能称为文物,那是是崭新新的文物。可是再往前呢?”

“再往前什么?”聂天勤问。

“你能确定,万安桥从一开始就是用编木结构造的吗?如果不是的话,我们又为什么非要传承这一项技艺呢?”

“所以,大头还是不想回来?”

“不是,我的意思是,我如果要重建,为什么不干脆复原一下《清明上河图》里面的虹桥呢?那个算的上是用绘画技艺,为后世留下近似于照片的史料,对吧?”

聂广义多少有点中了《清明上河图》的毒。

从画中的美食开始,再到画中的建筑。

“大头,并不是只有华丽的建筑才应该成为我们保护的对象。”

聂教授开始讲课:

“虹桥是《清明上河图》的标志性建筑,虹桥周边的区域,放到现代来说的话,就是中央cbd。”

“北宋实行强枝弱干政策,京城汴梁,算得上是有些臃肿的城市。”

“《宋史》里面有记载,【东京有汴渠之漕,岁致江、淮米数百万斛,禁卫数十万人仰给于此,帑藏重兵皆在焉】。”

“庞大的军队,激增的人口,还有怀揣汴京梦的小商小贩,对这个城市造成了很大的压力。”

“需要极致的漕运体系,才能维持京城的粮食供应。”

“虹桥建那么大的一个拱,是为了方便大型漕运船只通过。”

“这一点,在《清明上河图》里面也有着很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