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好莱坞电影,大部分华夏电影人却依旧十分悲观的原因。
没办法,金钱即资源。
别人可以动用十几个亿来拍电影,并且还有把握盈利,这你说怎么打?
以小博大一次那叫奇迹,但次次都出现就是见鬼了!
因此比拼到最后,还是要靠硬实力说话!
什么时候国内电影市场可以养活一部成本过十亿的电影,那么双方才算是在经济基础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不过从《变4》那19.68亿的票房来看,就算用最简单粗暴的三分之一分账比例来算,华夏电影市场目前理论上已经可以承受成本为6亿的电影了。
这让高飞心里不由微微松了一口气。
还好,国内电影票房发展的比他想象的还要快。
要知道高飞当初之所以敢投资《流浪地球》可不是出于什么情怀,而是经过谨慎的考虑和严密的推断的。
不过当时高飞的判断比较保守。
他认为国内电影市场至少还要三年时间才能发展到现在的程度。
而那个时候《流浪地球》也应该差不多完成后期制作了。
所以高飞才敢在很多电影票房都没有六个亿的时候,花六个亿去拍一部科幻电影。
当然,他所谓的保守相对于很多同行来说已经很超前了。
他们可不敢赌国家会发展的越来越好……至少不敢仅凭着这个自信就赌上六个亿。
只是让高飞意外的是,传奇影业的这帮子老外倒是比大部分国内电影人对华夏都有信心。
若非如此,也不会大手笔投拍《长城》了。
自己人“做空”,老外反而一个劲的“做多”华夏?
尼玛~(⊙o⊙)…简直离谱!
当然,还是那句老话:
杀头的买卖有人作,赔本的生意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