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知道,这个世上,有劳动,才会有产出。”
“所以可以这么说,一切的物产,全都来自于百姓。”
“你知道大唐百姓一年产出的总量是多少?”
李承乾肯定不知道。
李重便道:“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不过,往往也正是这种不知道,让统治者认为,百姓一年的产出是无限的。”
“你知道大唐支出给官员,一年的总俸禄是多少?这个你应该知道吧?”
李承乾还是摇了摇头。
李重:“长安的,可以去查查看,地方的,估计就不容易了。”
“这百姓的产出跟官员的消耗,就如同像是两种不同的曲线。”
“百姓的产出在一定时间之内,几乎可以看作是恒定不变的。”
“而官员的消耗呢?你再去查查看,从贞观初到现在,大唐多了多少官员,又多了多少支出。”
“并且,这增加的速度,是否能够跟得上百姓的产出。”
“如今的大唐肯定是没什么问题。”
“长安的官员加起来,最多可能也就一两千人。再养一万名官员,应该也问题不大。”
“但是,如果你按照这个趋势预测下去,不用多久,每名官员平均所能占得的百姓的产出,就会变得越来越少。”
“数学,其实是一项很不错的工具,它能通过一顶的模型,来预测在多少年以后,大唐就会出现问题。”
“不过如果单单只是这样,那大唐估计再活个三五百年都不成问题。”
“问题是,有些东西,是不能简单地依靠数学去算的。”
“比如说,你可以去调查一下,贞观初到现在,每一名官员所占的关内的土地,以及为其耕种的奴仆的数量。”
“不少官员的土地,应该都比一开始的时候,要多。”
“而且……除非是有的官员犯事了,否则,几乎不可能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