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争魏 > 第八百九十四章 墨家

第八百九十四章 墨家(3 / 4)

一个是精神层面上的,一个是现实层面。

泰兴大典的初版名录已经出来。

不出意外,开篇尽是儒家经典。

儒家固然没错,修生养性倒也不错,杨峥也承认它的主导地位,但要给其他学派一些空间不是?

所以在杨峥的要求下,墨家、算学、医术、天文、地理的排位被拉到最前,儒家排在最后。

还规定以后大秦科举,其他科目的录取名额与儒家相等。

举国上下,有太多需要用到算学、医术的地方。

不过此举并没有遭到多大的反对。

一来,杨峥是开国皇帝,想怎么弄就怎么弄。

二来,科举刚刚弄出来没几年,还处在摸索阶段。

三来,聪明人早已看出,算学、医术这些偏科对儒学形不成威胁。

很多儒生原本就精通算学和医术。

唯一对他们形成威胁的是墨家。

一开始杨峥觉得墨家与儒家也差不多,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深入了解之后,才知南辕北辙,这根本就是两个对立的学派。

一边主张形而上,一边注重艰苦实践。

战国时代,墨家的影响一度在儒家之上。

杨峥个人觉得,历史长河中,儒家不断腐化,正是缺少竞争对手,太过优握导致的。

而士族是怎么来的?

无非是一群掌握了话语权、仕权、读书权的儒生而已。

扶植墨家,就是在根源上分化士族。

站在穿越者的角度,墨家的学说其实比儒家更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出身底层的墨子不满儒家维护强权高贵、尊尊亲亲、压抑人性的统治思想,对儒家的繁文缛节厌恶,故“背周道而用夏政”,强调学习大禹刻苦俭朴的精神,身体力行,艰苦朴素。

具有强烈的社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