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宋没了牙兵牙将,全国都是没节操的文人,被别人骑在脑门上欺负。
杨峥觉得士族豪强虽然不怎么样,但毕竟有那么一丁点节操,比起宋、明时的文人还是强一点点。
“儿臣懂了,士族豪强就是黄河,泛滥了就要打压。”杨旭两眼忽闪忽闪的。
杨峥欣慰的点点头。
完全消灭豪强,说实话,根本办不到。
除非杨峥学黄巢,杀的尸山血海,杀的中原千里无人烟,百里无鸡鸣,然后自己挂了,另一个版本的五胡乱华降临。
“陛下,南中有急奏。”赵阿七禀报道。
“南中?”杨峥有种不好的预感。
看了急奏,心中顿时一凉,霍弋病逝!
武陵之战,霍弋亲冒锋锐,虽然兵败,但也重创了陆抗。
只是,此时的霍弋已经六十七岁高龄了,这时代的南中、武陵都是蛇虫鼠蚁、瘴疫丛生之地。
霍弋本就年事已高,兵败之后自责不已,不幸染病,卧床三月,还是驾鹤西去了。
“苍天不佑,损朕一员大将!”
当初南中动荡,只要霍弋点头,就可以割据自立,大秦想平定此地,必然要花大力气。
而他却毅然选择归秦,忠孝仁义,堪为当世之楷模。
这才是杨峥心目中士人的形象。
南中也因为他在,使大秦没有后顾之忧。
其麾下将左,杨稷、毛炅、解系、孟月、马融、李松、王承、董元等人,皆是忠勇之人。
“封霍彪为南中都督,承袭霍弋之爵位,封七皇子杨晃为滇王,出镇南中。”杨峥思索一阵后,下了两道诏令。
霍弋长子早夭,剩下两个儿子能力平平,都是文吏,恐怕很难驾驭南中形势,只有霍彪在青营多年,文武双全,忠勇可嘉,还是杨峥的女婿,自然是最适合的人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