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史这件事情,看工程规模和消耗的时间的话,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堪称巨大。
《元史》修了一年,《明史》修了九十年。
《隋书》只有十一万字,《新唐书》三百七十万字,《宋史》八百一十四万字。
现代搞的清史字数可能要超过三千五百万。
朱靖垣考虑了一会儿,最终把这个问题的一半交给了沈复。
让沈复回去组织人手,编撰四套史书的基本框架,评估大概得成书字数和费用。
如果任意一套史书字数不超过一千万字,那就直接开工修撰这一套。
当然,修史的大纲仍然要交给朱靖垣看,朱靖垣也会给出任何可能的意见。
如果任意一部预计可能要超过一千万,那就先做一个更详细的方案,说明为什么需要那么多。
面向相关部门走一个专门的说明和申请流程。
这是一个工程统筹的问题。
沈复也直接应下了,然后告退回去安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