吧?
自己最起码能够告诉大明人,那些设施是最为重要的,那些建筑是有历史意义的。
奥斯曼和罗马留下来的各种典籍古物,大明的文化人应该会感兴趣的。
他们的消息得到了一定的重视,经过大明泰西作战指挥部的联络人员的手后,被送到了总指挥杨遇春的面前。
君士坦丁堡的处置是杨遇春亲自安排的。
杨遇春看了一眼电报,直接吩咐情报人员:
“告诉他们,投降也要后撤二十公里,等大明主力过河之后再来投。”
杨遇春的意思其实很明显,君士坦丁堡就算是只剩下一座空城,他也要拿神罚武器去炸一遍。
皇帝都跟自己直说了,要平坟、拆庙、焚书——
那君士坦丁堡这个罗马故都,这个多少泰西精神罗马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就要被彻底夷为平地才行。
与此同时,单纯的从军事战略上考虑,君士坦丁堡也不好打,直接炸一遍是最好的。
在杨遇春看来,君士坦丁堡真的变成空城的说法,本来就是不现实的。
绝大部分普通人,会因为神罚的威胁,而主动离开君士坦丁堡,但是有些人却可能会等着与城同死。
君士坦丁堡还是露西亚的精神罗马人以及大露西亚分子的集中聚集地。
等其他平民都离开之后,这部分人肯定会在大明人进城的时候,发动完全不要命的自杀式的破坏。
所以杨遇春认为现在有必要再做一次战略打击。
把泰西人重新开始鼓舞的士气再次打崩,并且顺手抹掉一部分极端分子。
所以炸君士坦丁堡的事情是一定的。
大明礼部和军方也安排了摄影人员,带着最先进的拍摄设备,提前选好了拍摄角度,准备记录下城市的毁灭。
又是五天之后,大公四年三月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