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阶层的彻底清理。
这些阶层的人必然会疯狂反抗,在战争期间可以快速镇压。
不需要什么太过复杂的理由和手续。
杨遇春按照朱靖垣的意志,在战略规划上不追求速战速决,而是追求永绝后患。
只有让泰西大陆的战争持续的时间足够长,罗马三国才能在大陆上继续压榨出更多的有生力量。
这些都可能是反对和敌视大明的力量。
罗马三国将这些反抗力量集中起来,更加方便大明陆军彻底全面的消灭掉。
后续政治层面的基层改革遇到的阻力也会相应的降低。
后续的社会改造也能更加的彻底。
至于大明要在英国设立的“都指挥使司”,是五军都督府下属的地方机构,曾经的三司之一,
也是现在大明地方省份上的军事机构,主管大明在对应省区的驻军。
建立不列颠都指挥使司就是要在英国驻军。
大西洋舰队会直接入住朴茨茅斯,这个英国本土最优良的大型军港,现在是大明大西洋舰队的临时驻地。
至于以后这个舰队会不会改名,会不会换个地方驻防,那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这种事情已经无所谓了。
这场大战之后,整个泰西大陆都会落入大明的掌控,大明想要在哪儿驻军都没有人能够拒绝。
然后就是要求英国按照大明的规矩来改革。
在政治上,“官商勾结”对应的是有资产限制的选举权。
欺瞒君王对应的是各种限制国王权利的法案,压榨百姓就是倾向于资产阶级的各种法案。
按照大明的制度改革,英国历史上历次革命的结果,英国历代王室承诺的各种让步,以后都要彻底的废除了。
大明的皇子当英国的国王,不可能再受当地资产阶级的种种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