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重量也仍然能够压制在一吨以内。
大明的氢弹的设计本身就是走的成熟路线,做出来的实验弹的重量总共也只有一吨出头。
小型化的程度已经超过了朱靖垣前世本国的第一枚正式的氢弹。
达到了前世美利坚六十年代的水平。
因为大明现在的工业基础和工艺水平,已经超过了朱靖垣前世的本国六十年代很多了。
不过这枚聚变弹既然是实验弹,主要任务就是验证理论。
所以身上绑满了各种与实战无关的设施,主要是各种各样的检测和记录以及传输设备。
确保它本身爆炸之前的那段时间,能够将各种信息传回后方。
最终整个实验装置重量达到了两吨。
按照实验计划,它将由最新的四发中型喷气式轰炸机负责投掷。
六月一日上午,实验的所有准备全部就绪。
相关人员打电话向大明皇帝请示,获得许可之后正式启动实验。
负责投掷实验装置的轰炸机,带着试验弹从机场起飞,直线飞过预定的实验场地,然后掉头往回飞。
在返程的过程中,调整好高度和速度,准备好投掷手续,在预定的目标点投弹。
在轰炸机货仓内的摄像机的记录下,实验装置坠落之后迅速打开了降落伞,如同蒲公英一样缓缓落向地面。
飞机上的人员继续通过专门的显示屏上,观察爆炸装置上的摄像机传回来的画面,看着各种传感器传回来的数据。
按照爆炸装置上的信号反馈,装置在达到距离地面一千五百米的预定高度的时候,自动触发了引爆装置。
几个呼吸的功夫,一颗异常明亮的光球,迅速占满了整个天空。
相比之前测试过很多次的纯粹的原子弹,这次的爆炸产生的光热效果明提升了一个数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