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与朱靖垣前世经常看的阅兵有很大的不同。
按照朱靖垣的意思,这次不展示技术水平,不展示什么先进科技。
展示的就是纯粹的直接力量。
靠常规装备的数量、规模、持续性,堆砌起来形成以力破巧的压制效果。
当然,这个“不先进”,只是对大明的技术前沿而言的,而不是对全世界的技术水平而言的。
大明目前属于存量的螺旋桨飞机,包括前几年的活塞式螺旋桨飞机,目前仍然是泰西诸国求而不得的东西。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在用性能更强、质量更好同类产品,形成铺天盖地的规模。
参阅的各种作战飞机总共就是一万架。
大明中军都督府能够集中的飞机,确实是有这么多的,所以才会有这样的安排。
不需要让飞机多飞几遍来制造视觉效果……
当然,他们也确实做了一些规划和安排,而不是纯粹的按照顺序通场。
观众们首先看到的第一批飞机,是空军组织的总计一千架单发螺旋桨战斗机组成的大机群。
这样上来就直接形成了一种遮天蔽日的冲击效果。
单发战斗机群之后,就是更大型的战斗机、各种尺寸的攻击机和轰炸机以及运输,各种不同类型的飞机了。
根据机型的规模和数量,分成二三十架到一百多架一组的小机群,保持每分钟一组的速度通过阅兵广场上空。
每一组小机群之中,也会根据飞机的类型不同,再次分成几架到几十架的小组。
平均每十秒钟左右,就会有一组飞机进入阅兵广场。
螺旋桨飞机保持降低的速度,从进入观众们的视野到消失,基本上需要两三分钟的时间。
这样就会不断地有飞机进入视野,同时不断地有飞机离开视野。
这些飞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