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体信息一概不知。
同时受限于基础理论和工业基础,大明在放射元素上的早期研究成果也非常有限。
大明的新元素工程开始的时候,原子裂变原理都还尚未搞清楚。
大明的工业基础也仅仅相当于一战前的英国。
大明的新元素工程,与朱靖垣前世本国的很多新工程一样,是近似于从无到有的全新研发。
基本上是从零开始的。
要一边摸索和研究相关理论,一边建设配套的工业产业。
前世的这些早期理论研究,相关的早期探索和实验设计,是在没有原子能炸弹设想的前提下,就由多个不同的研究团体各自接力完成了。
到最后曼哈顿工程起步的时候,就是以相对成熟的理论为基础,以制造武器为目标的工程项目了。
在大明这边,新元素工程是在大明皇帝的直接要求下,从最初级的理论和工业建设开始的。
但是大明目标从一开始就是原子能炸弹和新的动力源。
总体核算起来,大明是在朱靖垣的指导下,把前世的那些人用三十年的时间断断续续完成的研究,压缩到十三年内全部完成了。
这样算大明的新元素工程其实是很快的。
这是在有正确方向的情况下,大国朝廷的官方力量推动的加速效果。
新元素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朱靖垣比这个世界上的任何一个人都清楚元素裂变炸弹的重要性。
那将是另一个新时代的开端。
朱靖垣本人,并不希望大明的官员和工匠把这种工程的成果当做是献礼。
朱靖垣希望这个项目能够安安稳稳的完成。
不希望在这个最后的关头,因为外在的因素而制造出任何变数。
在最后关头更换最高负责人就是变数。
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