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沈复,两人一起专门提交给朱靖垣审阅。
历法的内容,就是按照朱靖垣亲自拟定的方案细化出来的,另外提了一点小小的修缮意见。
总体思路仍然是阴阳历拆分。
太阳历以年为周期,以太阳运行的轨迹为标准,以立春日为新年元日。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总共划分成四个季度,十二个月,三十六旬。
前面三个季度各九十天,最后一个季度九十五天。
每个季度分成三个月,全年共十二个月。
前十一个月每月三十天,第十二月每月三十五天。
每个月分成三旬,全年三十六旬。
前三十五旬各十天,最后一旬十五天。
四年一闰,闰年最后一个季度、最后一个月、最后一旬各加一天。
每隔一百二十八年,当为闰年而不闰一次。
每隔八万九千六百年,不闰的闰年再补闰一次。
太阳历官方称呼为:“皇帝公历纪元”,简称皇历或者公历。
以亲王扫六合当年为皇帝公里纪元元年,则今年为皇历二零四零年,明年为公历二零四一年。
太阴历以月为周期,以月亮运行轨迹为标准。
以朔日为初一,两朔日之间的时间为一月。
若有三十天,则为大约,若有二十九天,则为小月。
平时大月、小月循环间隔向前,每过六十四个月加一个大月补差。
每过三千零七十二个月再次不加这个大月削差。
太阳历保留月,太阴历亦保留年。
但纪年以太阳历为准,太阳历新年后的第一个朔日,作为为太阴历正月初一。
如果一个太阳历全年之中,出现了十三个太阴历初一,那这一年就是十三个月,否则这就是十二个月。
官方文件和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