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僚,所以直接进入内阁当大学士。
关天培则是武官,现在是大食国的海军都督,后续朱靖垣准备把他调到中军都督府,当分管海军的副都督。
排在他们三个之后的,就是大食国第一任长史刘志新,第一任审理正徐明辉,以及在安康元年调任过去的潘世恩三人。
和潘世恩一起过去的还有个王引之,不过王引之实际上是克里特知府,当时就是朝廷的官,只是兼任了大食国的右长史。
潘世恩是专职的大食国的官员。严格论资排辈的话,刘志新和徐明辉比潘世恩略早一点,不过也相差不大。
因为潘世恩虽然是后来从大明本土调任过去的。但是刘志新和徐明辉也不是从政后就直接跟着朱靖垣的,两人都是波斯海湾原有藩国的官员,那几个郡王藩国撤藩合并后,留任转到大食国的。
再加上刘徐两人都是
“老实人”,性格比较固执死板,很难干好吏部尚书的活儿。所以朱靖垣把吏部尚书给了潘世恩,然后过几天朝堂上腾出位置了,就把刘徐两人安排到刑部和大理寺去。
理论上讲,自己担任吏部尚书期间,当自己副手的两个吏部侍郎,也算是自己的人。
只不过,他们两个在自己的系统中的身份太边沿了,算是最后加入的。
如果自己让他们两个其中一个当吏部尚书,不让潘世恩、刘志新这种真正的元老来,他们两个会感觉不安,甚至可能会吓得辞官。
就算是自己人里面,也肯定是要分先来后到的,差距太大了就不能抢位置,否则可能会惹整个系统内的同类的众怒。
这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大明的官场规矩。与此同时,吏部尚书上面还有个大冢宰汪廷珍。
汪廷珍已经六十三岁了,现在随时都可以安排退休。但自己不会让他马上退休,他得继续指导潘世恩两到三年。
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