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进入了江淮省的范围后,这种趋势反而略微减缓了。
这里出现了大量的小城镇。
朱靖垣早就知道,在相对富裕的地方,才能够搞大规模的分散的小城镇。
因为当地要有足够多的金钱和资源,才能在人口相对分散的情况下,为基数较小的居民点提供质量相对较高的基础生活设施和服务。
以前的南直隶,现在的江淮省,它的中南部地区,是全世界经济和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传统的大明人,对土地和故乡的执念很深。
就算是已经进入了工业时代,江淮地区的富商们在开设工厂的同时,很多人仍然会保留或者投资传统的土地和农场。
这促进了江淮省中南部地区的小城镇建设,很多乡镇上就有各类大大小小的民营工厂。
到了县城这一级别的时候,各种中等规模工厂就遍地开花了。
到了府城级别的时候,很多大府的地方产业,已经能够做到全大明领先了。
反倒是到了省城的级别,城市的规模相比下属的府城和内陆省城,却没有太大的优势。
应天府作为国都,但是其总体的经济实力却和苏州、松江都在同一水平线上。
对于江淮地区的人而言,可能是把省城也当做另一个府城了。
你应天府是府,我苏州府也是府啊……
散装江苏的特点,可能是从大明南直隶时代就有了。
南直隶本来是一群直辖府,大家都是直接归南京管的,并没有南直隶这个省存在。
现在大明设置了江淮省,这种观念短期内也难以消除……
当江淮省的省城、府城、县城,以及乡镇的建成区,逐渐连成一片的时候,朱靖垣乘坐的火车也进入应天府的城区了。
应天府是大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也是整体建设上最为古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