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鲜卑公国成立之前,露西亚人为了控制东方的土地,顺着哈萨克边界修了东方铁路。
这一段铁路本来就是与露西亚路网连接在一起的。
西鲜卑公国成立,划归大明所有之后,铁路线仍然继续运作了好几年。
主要是从露西亚向鲜卑公国输送“明化分子”,从鲜卑公国向露西亚本土输送“大露西亚分子”。
当然,这都是官方事务,民间交通已经完全停止了,只是铁路没有截断。
与此同时,这条铁路的东端,在鲜卑公国成立之后,理所当然的与大明路网连接了。
北方战争之后,露西亚与大明保持了一百多年的持续和平,露西亚的工业化完全照搬了大明的方案,甚至于在铁路上也采用了相同的标准。
朱靖垣前世,世界各国的火车轨道宽度是不完全相同的。
不过超过一半的国家所用的轨道宽度,都是英国人留下的“四英尺八英寸半”的标准,也就是1435毫米,被称之为“标准轨距”。
超过这个标准被称为“宽轨”,低于这个标准的就是“窄轨”
这个世界的“标准轨距”,就是大明世祖皇帝确定的了,是按照公制直接选的一米半的宽度,也就是1500毫米的整数。
在世界大战开始之后,英国人试图发动反明同盟各国,共同修改铁路轨距。
进而避免自己建设的铁路被大明人使用。
但由于改造的成本巨大,在防止大明人使用自己的铁路之前,自己首先就没办法用了。
再加上大战很快就进入了相持消耗状态,双方都没有占领对方的大面积的土地,当然也就没有机会大规模的利用对方的铁路了。
以至于就算是最前沿的露西亚人,最终也没有精力去修改铁路轨距了。
所以现在将各国铁路连接起来的难度是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