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统治。
“仁武朝之前,大明皇帝在跟文官系统的斗争中不断失利,权威不断衰减,根本原因并不是朝堂上的表面上的斗争的胜负。
“最根本的还是对于土地和人口的掌控能力的丧失。
“农业时代的根本是土地和人口,任何一个皇帝的权威最为强盛的时候,就是它掌控的土地和人口最多的时候。
“但是皇帝要掌控足够多的土地,就需要依赖官僚系统的运转。
“放给官僚体系多大的利益和权力,允许他们膨胀到什么程度,这个度很难掌握。
“在仁武朝之前,皇帝拿出来的资源,虽然也的确存在回收的可能性的。
“比如说夺爵抄家。
“但在绝大部分时候都是只出不进的。
“因为大明的世爵不但是世袭的,甚至都没有代降的说法。
“同时因为限制勋贵影响朝政,让大量的人员拿着资源不干活,白白的浪费资源。
“再加上仁武朝之前的皇帝的个人能力……相比之后而言只能所比较有限。
“随着皇帝不断地向外赏赐、册封,手中掌握资源也就越来越少了。
“随着民间土地不断的兼并,部分地主的土地越来越多。
“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群体首脑的皇帝,与群体成员所掌控资源的比例逐渐逆转。
“当皇帝能够实际掌握的土地和人口少到一定程度,民间力量控制的土地和人口集中到一定程度之后,皇帝就指挥不动官僚系统了。
“官僚系统从其他方面得到的利益,逐步超过了皇帝可以给的利益。
“皇帝这个名义上的领袖,他手中掌控的资源,已经不足以压制群体内的所有成员了。
“威庙老爷(崇祯朱由检)对后宫和宦官的掌控能力,当然是超过熹庙老爷(天启朱由校)的,否则也不能在朝廷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