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靖垣微笑着点头说:
“如果我们的理论没有错的话,实际情况就是爷爷你看到的那样。
“而这种结果就是基础技术升级的好处,能让现有的装备实现跨越式的提升。
“就今天即将测试的三门火炮兰,如果将炮口初速降低到原来的七八百的程度,同样标准下的炮管理论寿命可能会超过五千发。”
朱仲梁忍不住本能的感慨:
“这个技术真的太强了了,轻型战车能装八十毫米炮,中型战车能上一百毫米炮。相比以前都直接提升了一整个阶段……”
朱靖垣和朱仲梁在管理台上聊天,下面要接受测试的测试也终于准备好了。
朱靖垣下达了测试开始命令之后,早就准备好的火炮立刻开始装填和试射。
最终的结果与工匠们提交的报告说明并没有太过明显的差异。
电渣重熔、身管自紧、内膛镀铬,这三项技术让大明的火炮性能直接升了一个档次。
不过朱靖垣现在想到的事情是,这些伙牌啥时候能量产,什么时候能用在战舰上。
电渣炉的吨位如何快速提升,战列舰的四百二十毫米舰炮什么时候才能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