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1805 > 第三一九章 播利瓦和孙马丁

第三一九章 播利瓦和孙马丁(7 / 7)

飞机的灵活性和出动效率跟飞艇根本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殷洲剿匪战场,本来就是朱靖垣规划的空地装甲协同打击战略的试验场。

本来就有大量的飞机被调运到了新天府的各个战场。

现在只要暂时停止进攻,将更多的飞机集中起来使用,就能形成战略轰炸效果了。

“两位殷洲解放者,能成为史上最早的战略轰炸的体验者,也算是三生有幸了……

“在这个准备轰炸的时间,也可以再进行一次劝降谈判,给他们最后一个机会。”

参考奥希金斯和其他高级白鬼流寇头目的待遇,净身出户投降换活命机会。

播利瓦和孙马丁两个头目,可以送去东夷国当普通人,手下的士兵和百姓送去修运河。

运河工程需要工人,近乎无限的劳工。

当地已经有八万大明移民了,全部动员起来当工头,再加上新天府被北殷洲各国的支援的工匠和工头,应该能管理一百万以上的劳工的。

如果不在乎伤亡,可能真的能只需要五六年时间,就能把运河挖通。

前线的剿匪部队收到朱靖垣的命令,是稍微有那么点迟疑的。

大食亲王殿下的战法合适尝试,之前的战术已经被验证过非常有效了。

现在这个战略轰炸,应该是为了避免伤亡,用燃油和弹药换对方军心崩溃。

跟炮兵持续轰击的效果应该差不多,只是现在炮兵上不去,所以换成飞机来试试?

但是在准备期间劝降的话,播孙二人真的投降了怎么办?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