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1805 > 第一九二章 大食国百姓

第一九二章 大食国百姓(5 / 8)

于三十七克的一两银子。

这让民间富户挖出了窖藏的白银换银元,让世祖皇帝直接收到了整整三成的铸币税。

同时,由于从世祖皇帝时代开始,大明持续工业化,生产力不断提升,持续对外扩张殖民,资源来源也持续不断的提升。

生产力增长基本平衡掉了通货膨胀,以至于过去的一百多年里面,大明的货币始终没有大幅度贬值。

现在工人那每月二十银钞的收入,基本可以等同于一百多年前二十两银子的收入,至少是以前的八品官老爷的水平。

一百多年前,几钱银子能买一匹普通的丝绸,几两银子能买上好的绸缎。

到了一百多年后,世界大战之前,几元银钞还是能买一匹上好的绸缎。

最普通的工人的工钱,却从一百多年前的每月几钱银子,一路飙升到了世界大战前的几银钞,相当于增长了十倍以上。

等到大战真正结束的泰平三十四年,工人的工钱又再次翻倍到了十几银钞的级别,大食国的工匠更是达到了二十银钞左右。

不过短期的工钱大规模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也已经出现了。

得等再过几年,新工厂和农场全面投产后,新增的产品投入到市场之后,物价才能再次回落。

到时候大明普通人的生活水平会再次提升。

这个时代的货币比后世,购买力主要吃亏在比较高级的工业品上,例如自行车。

现在自行车这时候是个非常高级的工业品,至少有三个轴承,还有链条、弹簧、橡胶轮胎以及润滑油。

这时候普遍需要二十银钞才能买一辆自行车,相当于后世的普通自行车就需要两千元人民币一辆。汽车则更贵。

此时的王府大街上,是一片熙熙攘攘的热闹景象。

一群群,一对对,男男女女,在街上行走、观望、闲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