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影评人甚至形容龙猫这个形象是“比任何王维创作的其他角色更纯洁且令人敬畏……”
这极度两极化的口碑,虽然不算罕见,但也真不是常见的。
通常说来,一部电影的成败其实从终剪版本诞生的那一刻就基本有了雏形。
而内部试映会的口碑,大概也就暗示了影片的最终质量;很多大烂片、扑街之作,在上映之前,行内人就会知道它们的表现不可能太好,很多数据分析机构的首日预估也都是这么做出来的。
对于《龙猫》内部放映会的口碑,很有可能就预示着其叫好不叫座的结果。
更蛋疼的是,有些片方可以在试映会后针对某些不好意见,对影片成品做出修改,从而改善质量;但《龙猫》是想改都没法改——
嫌故事太简单你还能怎么改?推翻重来吗?
——事实上,王维在内部试映会后拍板敲定,就这个版本,无需改动了。
但内容可以不改,发行计划就没法不根据内部试映会的反馈进行修改了。
….当然,内部试映会的评价也不是绝对的。
影片在内部试映会上得到的评价很一般,甚至被院线方和影评人都判了死刑,可之后迎来的却是超级大卖,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
老王也只能期待院线方代表这次是集体看走眼了。
不过期待归期待,想要按原计划的开画规模上映,意味着敦煌必须让利给院线方了。
毕竟院线方面也不是凯子,没有足够的好处,人家凭什么要放映自己不看好的影片,而不是那些相对看好的片子?
这还是看在这部电影挂着王维编剧的名头上的——一般来说,对于这种代表们集体不看好的影片,院线方是不会浪费排片资源的,哪怕可能只浪费一两天就调整回来。
然而,老王没有想到的是,最不可能提出异议的人反而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