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研究他们感兴趣的想法,不管这个想法能不能赚钱,能不能变成一件成功的产品。
很显然,这是王维学了彼世某个号称“不作恶”的互联网公司捣鼓出来的。
“这是为了激励员工探索。”王维解释道,“当人们做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是他们喜欢和热爱的事情时,工作效率会非常高。这也是自下而上创新的好机会。”
“有用不?”老王只关心效果。
王维没有直接回答,而是领着他进入公司的休闲间,参加了一个讨论沙龙。
巧了,他们正在讨论的,是微博科技的商业模式。
两人悄悄落座,在一边旁听。
老王注意到,这其中有管理层,有骨干,有普通员工,但所有人都是畅所欲言,不在乎什么等级观念。
要知道,在大多数情况下,无论是社交场合还是专业领域,坚持说出自己的真正想法,很容易被孤立,甚至遭到排斥。
但是在微博科技,王维似乎是热烈拥抱这样一种态度——鼓励员工大胆提出建设性的反馈意见,可以是自下而上的意见,也可以是自上而下的意见,还可以是部门间横向的意见。
你看,在这样关乎公司整体战略的讨论上,即使是管理层,也会被普通员工直言说你的意见很烂,我的想法可能会更好。
一个项目经理道:“我还是觉得广告是最好的盈利模式,按照企鹅通讯打开的次数来计算,如果在页面上打旗帜广告,每天的广告曝光可达近千万次,日后甚至是亿次,十亿次,这还能没人投放吗?”
一个员工直接摇头:“我觉得不咋样。企鹅通讯的面积很小,广告的展现效果很不好,广告商也不傻。收入不一定有多少,但是肯定会影响用户体验,得不偿失。”
这个建议反对的人居多,很快就被搁置了。
一位技术骨干提了另一个建议:“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