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权。”
“可老师您要承认,年轻人气盛,也不是什么坏事啊。”
“陈玄策有这样的想法,为国尽忠。”
“说不定,他真的能做到我们都预料不到的事情呢?”
宋公文也笑了,神情变得有些严肃,喃喃道:“国家,有时候就需要这样气盛的年轻人。”
旁边,张正明听到这一席话后,没有多说什么。但他同时也想到了一个人,那就是宋公文之子宋鸿志,冠军侯,一战而灭国。
若是没有这样的年轻气盛,想来也做不到这一点啊。
思绪至此,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开口:“那欧阳疾呢?西北可是一个贫瘠之地啊,他虽有才华,但有些事情,并不是有才华就可以了的。”
从宋公文口中,听到这位榜眼似乎一直都想去西北。
改善那里百姓的生活。
初心是好的。
可问题就在于,这也是一件极难的事情。
即便张正明亲身前往,也不一定能做到最好。
“他还年轻,去西北之地历练历练也好。”宋公文思考了一下,然后道:“况且,我已经让欧阳疾拿走了应星兄带来的马铃薯种子。”
“听应星兄说,这东西即便在贫瘠之地,也能长得很好,且极易种植。”
“若正如他所言的话,那欧阳疾,至少能改善一些西北百姓吃不饱饭的情况。”
应星带来的种子?
张正明闻言,先是一愣,但很快就释然了。
这段时间,他一直都在关注自己侄子做的那些事情。
让张正明吃惊的是,对方在开运河以及修建魏直道的途中,各项准备都做的极高。
尤其是对于山川大河的了解,还有一些图纸的设计,不断的推陈出新,让一些工部的官员们都叹为观止。
起初他在知道后,是有些不相信的,但听闻工部尚书亲口所言。
才真正确认,自己这侄儿,虽说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