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所有良田归于朝廷,僧产可以保留三成。
最后,朝廷每胜一场,少林便需付出一百精锐弟子作为僧兵,支援边关战场,亦或是去沿海之地抵御倭寇。
这些弟子至少有二十年修为,且至少精通一门少林绝技!
其余细枝末节之处,诸葛正我并未详说,无想僧也没有这个兴趣。
因为这已经足够肉痛。
少林不在乎封山,甚至觉得封山是很好的避祸之法。
但封山的同时,却又把僧产和良田罚没大半,并且还要调走数百内功有成的精锐弟子,这可就严重了!
封山本就会减少香火收入,再把僧产良田罚没,虽不至于饿死,但培养弟子的资源,势必会大大减少。
与此同时,门内青壮精英,又被调到各处参与战争,且不说最终能活下来多少,少林内部可是近乎断代!
过得几十年,封山解除,老一辈老的老死的死,新一辈自幼封山,几乎没有战斗经验、江湖历练。
到那时,谁挑大梁?
诸葛正我也未死死相逼,首先给人留了三成僧产,其次那些僧兵,会调入名声比较好的将军麾下。
比如杨家将。
杨家和佛门颇有些缘分,杨家五子杨延德,幼年时曾得一位高僧指点,得传昔年帝心尊者的大圆满杖法。
后来又在五台山智聪禅师处,感悟文殊菩萨法道,得传大文殊杖法。
此后数年,杨五郎融合杨家枪、大文殊杖法、大圆满杖法,创出一套当世绝顶的棍法,名为五郎八卦棍!
若是调入到杨家将麾下,有杨五郎照拂,虽说不会受到特别优待,却也不会被恶意坑害,做送死的任务。
并且,如果僧兵立功,朝廷也会给予嘉奖,愿意自己留下的,那便用于自身,愿意反馈少林的,也都随他去。
当然,这未尝不是另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