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面,还是四十多年前,韦施主风采,老衲至今不敢忘怀。”
李瑾瑜心中冷笑,心说这老秃驴果然令人生厌,不仅不讲道理,而且还想以辈分压人,当真是无耻!
不过若是讲辈分,老子今日便让你见识见识,什么叫做辈分。
却是李瑾瑜预想诸多情况,想到可能有八九十岁的老和尚倚老卖老,直接请来一位他们卖不动的老前辈。
“这位是渡劫小和尚吧,记得我与你太师父论道,还是在甲子之前,可惜世事无常,道信已然不在了!”
一个须发皆白,但依然风度俨然的老者悄然现身,站在渡劫身前。
不是别个,正是三和逸士。
三和逸士一百二十多岁,和隋唐时期的四大圣僧,禅宗四祖道信,曾经品茶论道,辈分之高,无与伦比。
莫说渡劫和尚,即便张三丰亲身至此,说不得也要叫一句“前辈”。
他是突厥汉人的混血,妻子又恰好是个辽人,血缘关系非常复杂。
三和逸士毕生心愿,便是中原草原和平相处,为此收了突厥、契丹、汉人各一个弟子,期盼弟子能齐心协力。
突厥覆灭时,突厥弟子身死,汉人弟子心术不正,被郭不敬抓捕归案。
唯一称得上有所成就的,便是辽国的萧远山,萧远山也确实曾经为两国和平做出贡献,属于主和派系。
玄慈带人伏杀萧远山,毁掉的不仅是三和逸士的弟子,更是近乎毁掉他毕生希望,听闻武林大会之事,三和逸士离开金陵,亲自来少林讨公道!
渡劫并未认出三和逸士,毕竟两人上次见面,还是六七十年前的事。
不过三和逸士口气甚大,张口便叫他小和尚,言语之间,似乎比他长了足足两辈,渡劫却是不敢轻举妄动。
三和逸士叹道:“多年过去,江湖已经忘了我的名号,罢了罢了,我也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