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老黎又应了一声,似乎没觉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我转头看了下老黎,老黎的表情淡淡的。
“你似乎对这个不大感兴趣。”我说。
“你要我怎么感兴趣?”老黎瞟了我一眼,又看着窗外。
我觉得有些没趣,说:“不要你怎么感兴趣。”
“你和这个三水集团的订报业务搞的怎么样了?”老黎说。
“正在进行时。他们气魄挺大,我给了他们一个方案,他们看了后开口就是10万份报纸。”我说。
“确实挺有气魄。”老黎说:“恐怕他们也不会白征订那么多报纸吧,天下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生意人,不会不考虑自己的利益的。”
“你还真说对了。”我说:“除了我给他们分析的各种经济和社会效益,他们还提出了一系列广告、发行和新闻回报条件,提出的要求和他们的现实利益紧密相关,丝丝相扣。”
“你怎么看他们的条件?”老黎端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合情合理。付出就要有回报,既然是合作,大家必须都要有收获,不然,怎么能说是双赢。”我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觉得他们是个十分精明的生意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你可以把这个合作当做媒企合作的典范。媒体和企业结成战略合作伙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不是很好嘛?”老黎看着我。
“媒企战略合作。这个提法不错。”我点点头:“我想三水集团或许是这么想的,只不过。这个合作,在我们集团内部似乎并没有得到热烈的回应,我们集团的领导高层或者说最高领导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媒企合作的长远战略意义。”
“怎么了?”老黎说。
“这个合作事宜,在发行公司,得到了秋桐老总的大力支持,在集团领导层,也得到了分管经营的总裁的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