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几根棍子支撑的棚子,四面没有墙不说,地面上也只有一堆稻草。
就这样脏乱差的工作环境,还指望能打造出合格的兵器,皇爷爷也是心大!
“黄大人,这里已经看过了,带我去别的地方转转吧……”
“诺!”
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朱允熥跟着黄立恭走访了,城外的冶铁作坊,以及隶属于内府监,专门用于生产马鞍等军用设备的兵仗局。
相对来说,兵仗局直接归宫里管,环境比军器局这边强出不少。
但依然存在产能低下,人浮于事,原材料紧缺等种种弊病。
不过这倒也不能说官府无能,实在是大明的匠户制度太坑了,换成是谁来都没用。
因为这东西从建立之初,就不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而是为了方便统治者收税用的。
蒙元时期如此,朱元章建立大明后原样照搬,也是本着此等目的。
在这种制度下,匠人不仅要世世代代为工匠,还要每年给官府干上三个月的活。
这期间没有工钱,官府只提供少量的盐巴和粮食。
如果粮食能让人吃饱,其实也还好。关键是各级官吏上下其手,都将这些免费的劳力当成了私产,想尽办法从他们身上刮油水。
因此,大明的匠户制度,基本上在老朱活着的时候就有不少逃亡的事情发生,到了朱棣之后更是逃亡成风,没人愿意再给朝廷干活了。
朱允熥经过几天的观察,再结合三位师父的教导,总算对大明的匠户制度有一定了解。
朱允熥只用了一个下午,就将给皇爷爷的条陈写好。晚上拿给三个师父看,三个师父看过后先是狠狠地夸奖了他一番,然后就开始了长达一个时辰的批判。
“三皇孙,您若是给陛下上书,切莫大刀阔斧的改动。”
“当今陛下年事已高,不喜欢大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