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为抗旱需要水罐车。
昌和集团就是生产整套的设备,包括拖拽的轮式拖拉机。
如今李伟这么一说,让他豁然开朗。
水罐如今的库存有一百多个。
这玩意不分新旧,先拿来用用,使用完换回去,再喷喷漆,就是新的。
对,对!
“李书记,那没问题了,水罐我借给你们用。这样,你们组织一下,明天去北宁拉去。”
“行,那真是太好了!我代表农场谢谢你!”
李伟激动满脸通红,拉着;卢昌华的一个劲儿的摇晃。
“不用谢。只是,你们要带着挂车一起去,否则,我可送不过来。”
“呃,卢总,您能借我们多少水罐啊?”
“你们要多少啊?”
“十七个生产连队,先按每个连队三个,行吗?”
卢昌华一算,这就需要五十一个。
他觉得多借几个也行,毕竟两家关系这么密切。
自己的柳编厂也在这,还需要农场的支持。
于是大方的说道:“干脆凑个整,给你们六十个,你们赶紧备车。”
“好,好,明天我们就去拉。”
望着要去的奔驰车,李伟兴奋的一握拳。
而后左右望望,见没人关注,这才快步往机关大院去了。
他要和杨光一起,通知各连队安排车辆,明天去北宁拉水罐。
杨光得到这个振奋的消息,也是激动的不得了。
“李书记,还是你行啊!到底是老关系,人家真给面子啊!”
“场长,人家给的不是我的面子,是给咱农场面子。毕竟是农场子弟,对咱们有感情。”
“嗯,也对。”
两人马上召集生产科开会。
让他们紧急给各连队打电话,安排车辆明天统一到北宁拉水罐。
李伟到底是书记,考虑的周到。
特意嘱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