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昌华把手里的水罐车进行了分配。
六分场三台,七分场,九分场,十分场各两台。
六分场离得最近。
三台水罐车在六分场种植户的带领下,直接来了河边。
这条河往年流量不小。
今年虽然干旱,河水量小了很多,可依然比其他的小河水多。
三台车一字排开,在河边抽水。
也就是半个小时,五吨水罐就满了。
昌和-100轮式拖拉机突突突的喷着黑烟,离开了河岸,冲上了机耕路。
向着杞柳田驶去。
此时,六分场的连队广播已经发布了消息。
高音喇叭里尽是兴奋的声音。
“啊,各位职工家属请注意,各位职工家属请注意,种植杞柳的种植户,马上带着水桶去田里,有水罐车给大伙拉水。请大家不要错过这个好机会,抓紧时间去抗旱,该浇水浇水,这种关键的时候,千万不能偷懒。”
大喇叭里不厌其烦的一遍又一遍的催促,让大伙赶紧去田里。
这边水罐车刚到地头,就有人呼啦一下围上来。
水桶就排上了队。
“他王婶,你家浇了多少了?”
“嗨,一半还没有呢!没有水车啊,靠人挑?得到啥时候啊?!”
“就是。现在好了,有了水车,咱们就省劲儿了。”
“可不咋的!”
距离最远的连队是十分场。
靠近长水农场的最南端了。
虽然这里也有河道,可是缺乏水罐车。
当分场领导接到杨光场长的电话,说卢总调来了两台水罐车,先给杞柳田浇水,然后借给分场使用时,分场的场长和书记都激动的不知说啥好了。
他们在旱情开始阶段就向农场申请水罐车了。
可是,现在的农机更新和以前不一样了。
以前,农场的所有农机具都是国家的。
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