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安岭足够重视,不是提拔的重视,而是对安岭做法的重视),李全友不觉得任玉芬能够挤到安岭的身边去当那个县长。
李全友找来与安岭有关的资料,反复分析与研究,发现安岭为政有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搞经济,喜欢上项目,喜欢招商引资(李全友还没有资格知道安岭在海外的资产),而且,安岭下一个工作岗位也极可能与商业有关的职务。
有了这个方向的李全友,立即给自己的外甥女活动开来了,包括叙州地区粮食局、物资局、供销社这三个“一把手”,李全友都考虑过,但最终高显成回话说,其他位置不太好动,唯独商业局有一定机会。
“谢谢高专员啦!”一个省委副书记,这样对下属说,显然这个下属确实做了一件深得领导欢心之事。
但李全友与高显成之间,虽然关系还不错,但却还达不到去指点高显成该如何对付安岭的地步。当然李全友不指点也有那么点点私心,或许唯有在众皆不太支持安岭的大环境下,自己外甥女的“支持”才显得弥足珍贵吧。
……
任玉芬找安岭,对安岭来说不算麻烦,真说起来还算得上是雪中送炭。
别看安岭搞得多么热闹,办事时好像都是一路绿灯。但唯有安岭自己知道,他的做法,其实是颇为标新立异的。在华国,任何政治上的标新立异,都充满着巨大的政治风险。
如果要当官,最好的态度是中庸,最好的做法是中庸。因为冲在最前面的,不过是堵机枪的角色,走在最后面的,当然也没多少机会。
安岭在冲白河乡时,能够获得下属的支持,那是因为不支持他的人,都已经被挪到一边去了。
要说同级别的人,要说县上各部门的人等,有多支持安岭,真还看不出来,甚至还要人为地设置障碍。
要说县委有多支持他,貌似也看不出来,不然马德平也不会“明升暗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