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操嘴角掠过了一抹笑意,说道:“下诏敕封陆玄为吴王的事,文若安排吧。这一事情,要尽快完成。”
荀彧说道:“卑职遵命。”
曹操的脑中,忽然闪过了一道灵光。陆玄称王,尤其朝廷敕封陆玄为吴王,虽然他会背负骂名,承担压力,对他也有一定的好处。
这是可以运作的。
曹操心中激动起来,脸上神情不变,问道:“袁绍自立晋王,陆玄逼朝廷敕封他为吴王。如今我统摄朝政,依旧是司空、行车骑将军事。这样的一个前提下,要抗衡袁绍和陆玄,有相当大的困难。文若,你认为我该怎么办呢?”
荀彧心头愈发的踟蹰。
他希望曹操扶持大汉朝,甚至,曹操成为霍光一般废立天子的人,荀彧也不在意。
只要大汉朝延续就行。
这样的前提下,大汉朝还在,未来皇帝依旧是皇帝,大汉朝依旧是大汉朝。
可是现在,袁绍称王,陆玄逼迫朝廷,格局大变,一下就打破了荀彧内心的想法,使得荀彧的坚持出现了巨大的麻烦,一切都不按照荀彧的想法推进。
因为袁绍和陆玄相继称王,曹操作为抗衡袁绍和陆玄的人,必须要有变化,否则曹操就名不正言不顺。
荀彧明白,曹操也试探着要称王。
历史上曹操和荀彧,有很长的蜜月期,也一样有关于汉统江山的矛盾。
建安九年(204年),曹操击败袁家兄弟,夺取冀州,领冀州牧,权势大大的增加。当时,曹操想进一步扩大自己的权威和影响,准备推行古九州制。
所谓的古九州,没有幽州、并州这些地方,连河内和河东地区都没有。
曹操是冀州牧,一旦推行古九州的制度,他这个冀州牧,就能名正言顺的掌握黄河以北的所有区域,把幽州、并州和关中一并囊括。
当时的曹操,野心初露,荀彧一封书信回复曹操,希望曹操先定河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