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许多伟大的爱情故事终究是遗憾一样,很撩拨人的心弦。
然而,佚名这风格转变之快,差点闪了她的老腰。
何况,罗贝妮本身也不是童话的受众。
她继续下翻,看到了那副手绘的画,看完了这简短的一章,看到了对成长的批判,忽然觉得有点意思。她是翻译,这章最吸引她的是文字很干净,甚至于纯净,读起来自然亲切,用明白如话的语言讲述了意味深长的内容,让人觉得这童话并不幼稚,而且好读。
罗贝妮喝一口酒,为之庆贺,然后端正坐姿继续看下去。
这本书写的很有章法,深谙古典戏剧的叙事结构。开头铺垫;中间几章是主人公同小王子的相遇和互动,这属于发展,在这一阶段,作者从绵羊、小王子居住的星球、面包树构筑了一個独属于童话的世界。
不过——
罗贝妮渐渐看出了名堂,这本书绝不独属于童话。
在第四章中,她看到b612号小行星被土耳其某位天文学家发现时,佚名写这位天文学家在国际天文学大会上展示了他的发现,但没人相信他,后来穿上了欧式服装再讲述时,这次每个人都接受了他的证据。
罗贝妮眨眼,这有点儿像是在讽刺《查令十字街84号》的出版啊。许多出版社在听到这本书是国人写的,干脆看都没看,后来误认为是整理的西方人信件反倒火了。
有趣。
罗贝妮饮了一口酒。
这本书看到现在,有一种诗意的忧郁和淡淡的哀愁在笼罩,让她觉得不对劲儿,又看不出什么不对劲儿来。
她想这只是一本童话书而已,难道还能来个生离死别让人破防?
那佚名也太不是东西了。
此处对大人,对世界的调侃挺轻松的,值得喝一口。
然后——
“四十四次日落的悲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