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登陆 注册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一世骁雄 > 第一百三十五章争

第一百三十五章争(3 / 5)

回事。

朝廷面对目前的局势其实已经有些相形见绌,燕山防线外,吴仁光的数万大军虎视眈眈。

江南吴王作乱,更是让朝廷疲于应对,有左支右绌之态。

所幸,恒州之乱大局已定,只要恒州乱军被消灭,燕山外的燕王就必然会退兵。

这件事双方都是心照不宣。

吴逆之乱,想要从速解决已经不可能了。吴王经营日久,与江南豪族勾连很深。

而江南士绅对于朝廷一直对江淮科以重税,却在朝堂上打压南人也是非常不满,所以明里暗里都在盼望吴王能够把事情闹大一点,最好真的能够打进上京城,改天换日,江南世族也自然水涨船高...

面对一南一北遥相呼应的乱局,朝廷想要迅速解决,也就必须得有能臣干将。

北边是英国公傅懋修,南边自然是卫国公李世忠。

这两人都是正值壮年,名位、威望都足以镇服诸将,所以在道君皇帝看来,即便是建邺失守,只要李世忠能够在江北组建元帅行辕,朝廷在派出可用之军,那么平定叛乱不过或早或迟。

但一旦李世忠死于建邺,诸军震怖之下,武安侯傅津川的威望又不足以威服一众老将,江南则无可用之将。

至于大晋第一名将冯神绩所节度的河东虽然无事,却更不能轻动,大晋内乱之时,尤其要防着北面。

但陈伯远说的也很有道理,最起码这样的旨意不能发,地也不可言弃。

这时候老太师许崇简猝然开口道:“此非常之时,老臣以为,对于战局,前线将帅自有思量,而朝廷居于千里之外,诏命再快,一来一回也有月余,前线战事瞬息万变,若指望朝廷诏命打仗,将帅们无异于作茧自缚,而用兵者,不当拘泥于一城一地之得失...卫国公既以为江淮行军大元帅,统全局战事,就当信之重之。”

这一番话倒是让一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