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州城出来,宁老三就吩咐了众人,要提高万分的警惕,一直等到出了青州府,他才渐渐的放松了下来。
也许是得知了他把所有的银子换成了北方的这些特产,让下手的人没了兴趣,还是因为有了朱掌柜想着以后还能长长久久的跟他们做生意的关系,他担心的事情,一直没有发生。
宁芃芃这边,因为她重新拔了栽种的那些稻谷,在提早了一个多月时间开花后,也同样的,提早了一个多月成熟了!
在八月底的时候,大槐树村几乎所有的老把式,都蹲在宁芃芃家的田边,痴痴的看着宁家田里的那些稻穗。
一颗颗饱满不说,穗上还挂着比平时要多许多的谷子。
宁芃芃那庄子里,孙庄头也傻愣的盯着之前主家种的那片田地。
看着这提早那么久日子就能收割的稻子,整个人都是懵圈的状态。
此时孙庄头只有一个念头,若是当初自己没有拦着主家拔了庄子里的那些秧苗,而是按着主家要求,那庄子里的这些田,不得都跟这片田里的状况一样?
那样的话,得多收多少粮食啊?
宁芃芃可不知道孙庄头此刻的复杂心理,她喊了宁老二来,先放水抓鱼。
之前被她养在这水田里手指长的鱼,等到在田埂一旁挖了缺口后,再用渔网兜在那边,只见那些鱼顺着水流一起涌出来,每条都足有一尺的长度。
每条大约都在二三斤的模样,看上去就肥的不行。
这让大槐树村的村民们可羡慕坏了,平时家中吃肉困难,其实吃鱼也难得,毕竟鱼难抓。
大多都是家中的一些孩子,去小河边抓的小鱼。
而且,为了安全着想,就算家中再穷,也多的是不愿意家中孩子去河边玩耍的。
毕竟,水火无情,万一出了什么事,那可咋整?
可现在,也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