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罢,又是十几位臣子出列,声振屋瓦。
这些人,尽是洪武十八年进士!
既是同榜高中之情谊,再有太孙亲自擢升,此时不拉郑赐一把,更待何时?
而望着群臣纷纷附议,一众江南士族瞬间傻眼了!
不是吧?
这么多人拥护于朱雄英之政?
还有,叫郑赐代官缺三月?
这也就罢了,朱雄英还要六部联同彻查我等的自己人?
万一查出个好歹,我等身为举荐人,岂不是要犯连坐之罪?
不成!
绝不可冒出大险!
众人面色连连变幻,终于服了软,低垂着头,嗡里嗡气地道:“臣等,也附议!”
“太孙殿下大贤!”
这一幕,看得坐于御案之上的朱元璋老怀欣慰极了。
拉拢一批,打压一批,为平衡之道!
雄英的帝王之术,玩得妙啊!
不过……
咋就没杀一批,以镇诸臣呢?
终究还是差了点火候啊!
回头咱得好好教一下雄英该如何杀人!
可他心里这么想,面上却露出一个笑容,摆手说道:“既是如此,那就照太孙说的办吧!”
“郑赐!”
郑赐回过神来,迈步出列,拱手行礼:“臣在!”
朱元璋淡淡地道:“自今日起,你以正八品之官阶,代通政司参知三月!”
“莫要辜负太孙之托,天下万民之托!”
“知道了吗?!”
啊?
通政司参知这么重中之重的位子,竟然是我的了?
代三月,倘若尽心尽力,岂不是随时可连升两阶?
郑赐满心激动之余,浑身都哆嗦了,忙不迭叩首行礼,端正说道:“臣,遵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