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奇阁

繁体版 简体版
笔奇阁 > 大明我开局带着皇帝爷爷跑路 > 第六百七十一章 文武之争,奉天靖难的本质!

第六百七十一章 文武之争,奉天靖难的本质!(3 / 4)

给你拖后腿,断你粮草!”

“不争,王师之中立下功劳的儿郎们,连个赏赐,都得在文官嘴里轻飘飘的几句话,一言否了!”

“不争,除非造反换新天,否则终大明一朝,武将再也别想出一位世袭罔替之国公!”

“雄英有着不亚于太子殿下的明君之风,咱们不争,文官还想争出一个死当谥文正呢!”

“老爷子叫你开春就去经略辽东,也未尝不是念在大姐夫常遇春的份上,把你调离去京,存了护你常家的心思!”

文武之争!

历朝历代,都是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难题!

而于史书之上,燕王朱棣的奉天靖难,看似是叔侄之间的皇权之争,背地里也是文武之争!

毕竟,拥立建文皇帝朱允炆的乃是江南士族为首的文官,至于武将一脉,又因蓝玉案大肆凋零,徒留耿炳文等几个擅守不善攻的老将!

试问,在明摆着武将式微之下,燕王朱棣起兵靖难,武将是真的愿意为朱允炆尽忠赴死吗?

说穿了,建文一朝的大多数武将,都存了巴不得燕王弑侄登基之心!

不然的话,为何身为开国老将的耿炳文,连连败仗而归?

百万大明王师,至于因一句勿使朕背负杀叔之名,接连给永乐皇帝送辎重?

天下男儿,谁不想建功立业,授封世袭罔替之爵位?

归根结底,是武将们发现唯有燕王朱棣登基,才可扭转文武之争的颓势,省得叫自己跟大宋的武将一样,沦为文官呼来即去的走狗!

而这,也是为何朱棣登基之后,并未滥杀建文一朝的武将之因!

永乐皇帝,五征漠北!

既是为了叫华夏子孙百年内免受战乱之苦,也是想看看王师之中可否再度涌现出如蓝玉,甚至常遇春之武将,达到文武平衡之势!

而此时此刻,常升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