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说不说……”
“老奴早已为太孙倾心培养好了一个善于背锅之人呐!”
朱元璋顿时一愣,下意识地道:“老方,你说张永?”
老方也不敢怠慢,忙是满脸激动地道:“是呀是呀!”
“陛下!”
“张永乃是背锅的好料子,啥锅都背得动,正是奉天靖难的不二人选呐!”
不料,秦王朱樉听完之后,微微皱眉说道:“父皇!”
“张永此人可堪一用,不过……”
说到这,他凑上前来,断然说道:“儿臣以为,为了以正国本,叫雄英大位稳固,还得拉一个人进来当奉天靖难的替罪羊!”
朱元璋一下来了兴趣,问道:“是谁?”
“莫非……”
朱樉也不卖关子,一字一句地道:“朱允炆!”
啥?
朱允炆?
蓝玉听得满脸错愕,忍不住问道:“秦王殿下,你的意思是……”
朱樉微微一笑,声音里却充满了幽冷:“圣孙临朝,定有诸政难以叫文官们信服,不找个好点的替罪羊,天下文官岂不是恨死雄英?”
“照本王来看,朱允炆就是这个帮雄英背锅的好料子!”
“毕竟,有朱允炆坑得吕家等一众江南士族施行摊丁入亩的珠玉在前啊!”
“等把他用的差不多了,奉天靖难而清君侧……”
“不就完了?”
“否则的话,一切靖难之罪,全归于一个锦衣卫身上,且不说张永背不背得动,锦衣卫乃是天子亲军……”
“靖难之后,丢的不还是雄英的脸?”
一旁的晋王心领神会,忙不迭地说道:“对!”
“父皇,二哥说的在理啊!”
“正所谓,慈母多败儿!”
“叫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