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华清还是燕北天文系想要跟宁孑做学术探讨的确是真诚的。
事实上此刻想要跟宁孑做学术探讨的可不止这两个学校,华清跟燕北率先反应过来不过是因为三所学校的确挨得太近了,现在有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方便找人而已。
这时候想跟宁孑讨论的人很多。没别的,大家都想把那篇论文提到的理论尽快搞懂。
因为这可不止是能够预测出银心有恒星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果弄懂了宁孑究竟是怎么得出的结论,将能让他们更容易理解这个宇宙一些规律,说不定还能以此为基础,做出新的宇宙起源学说。
就好像通过广义相对论能倒推出宇宙大爆炸理论跟白洞理论一样。
可想而知此时的宁孑在这些研究宇宙,研究天体物理的大老眼中,宁孑有多香。
主要还是宁孑发在科学上的论文看不太懂。
本来纯数学的理论就够抽象了,宁孑的论文还解释得不清不楚的,整篇论文就六张图,然后就是严格的公式跟推导步骤,说明性的文字极少,这其实对广大的天文学家极不友好。
真正的天文学家其实大都数学还是很不错的。因为学习这玩意儿其实非常枯燥,大部分学习过程都是理论或计算,每天做的最多的就是分析数据,或者抱着一摞资料埋头苦算。
但宁孑的数学论文终究是太晦涩了些,这大概也是之前没遇到的情况。
于是体大又热闹了。
……
当陈理想一头雾水的接受了李院士拜托,走出办公室来到宁园找到宁孑的时候,便看到了范振华跟陈文泽。
这也让陈理想感慨良多,什么叫往来无白丁,这就是了。
要说没压力自然是不可能的。
有了宁孑这样的学生,甚至让陈理想感受到了另一种苦恼,那就是学生能力太突出,对于导师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