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族人们也有很多隐田。
如果要清丈全国田亩。
他将会面临所有势力的反扑,甚至是自己的族人都会反对他,自己的名声也会败坏殆尽。
而皇帝能支持他吗?
刘一儒思来想去,还是觉得要稳重。
国家形势如此危急,再进行改革,反而会激怒全国的官员武将和乡绅。
“应当训戒忠顺王,不得浪行。”
定下了主意,刘一儒把刀子伸向了忠顺王。
在文华殿。
刘一儒向皇帝说道。
“福建官员的弹劾,虽然属实,可是金江镇势大,委实不可轻易逼反对方。
忠顺王的举动,对国家不利。
而他没有经过朝廷,又急切的扩充了两万兵,辽西军力已达五万,且多次索要粮资。
各地不敢拒,官员们加征,其余棉花,布匹,刀枪,火器等军备不可计数,百姓们叫苦连天。”
皇帝闻言,心中疑虑起来。
“忠顺王说金江军强大,如果不扩充辽西军,万一金江军突然造反,京师一带无兵可守。
而且等金江军消灭了蛮族,从此再无牵制,可以全力渡海攻打山东,成为比蛮族还要大的霍乱。”
刘一儒听完后不以为意。
他和忠顺王不一样。
他的侧重点在国内,因为他人在国内,负责的是国内的事,陕西民乱才是他的大责。
忠顺王人在辽西,负责的是辽东的事,金江镇是他认为的大敌。
因此。
刘一儒说道。
“哪怕真如忠顺王所言,朝廷也应该先解决国内的事,再去解决辽东的事情。
国内的事情都没有解决,反而舍本逐末,实乃误国之道也。
而且根据臣的了解,平辽侯并没有造反之心,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