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就是谁能预先达到目的,谁就占据了胜势。
如果李胜虎能迅速击溃,依托山道挡住他的几百蛮兵,和王纯部前后夹击。
则胜券在握。
可是。
王纯部没有坚持住。
一处溃则诸处溃。
再多的计划也没有作用,任将领如何才能,也只能仰天长叹,悲乎。
王纯败在对地形不熟。
刚到锦州,就派来支援大凌河堡,不知道这条山道旁,还有条小路可以绕过而击。
蛮族围攻大凌河堡多时,对附近的地势早已探的一清二楚。
因此蛮族占了地势之利。
如果不是这条隐蔽的小道,王纯派兵依托狭窄山道阻击敌人,是正确的选择。
李胜虎败在大意。
准确的说缺乏和友军的沟通,李胜虎虽然略知地形,却因为两部的隔阂,导致不能互通有无。
而且又离开广宁右屯卫六七年,小凉山他又不是很熟,这条小路,不是蛮族的行动,他都已经忘记了。
如果两部能好好的攀谈一二,说不定他还能想起来。
总之。
两部出军太过匆忙。
从金州渡海坐船,又一路行军,然后再被派出支援大凌河堡,也败得不算冤枉。
如果是派的锦州军,对地势熟悉,其余不谈,此大错是绝对不会犯的。
数千人聚到一起是一大团,分散奔跑则漫山遍野。
李胜虎见到王纯部已溃,毫不犹豫的选择调头撤军,往锦州方向回撤。
王纯还指挥着亲卫,想要能稳固军士,心里盼着李胜虎来救,见到李胜虎毫不犹豫的抛下了友军。
恨得他破口大骂。
金江军竟然跑了。
剩余还在坚持的一二周军,一息之间全线崩溃。
王纯见大势已去,选择了带身边的亲卫们打马而逃。
他可不想被蛮族俘虏。